首页 作者专栏文章正文

5分钟科普“福麻圈有外挂吗(怎么打才会赢)

作者专栏 2025年05月01日 12:53 8 战肖云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 ,确实是有挂的 ,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 。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 ,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点击添加客服微信

1.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

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生物必修2知识汇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基本概念:(一般了解) 1.性状 、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P3、4) 2.杂交、自交 、测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指植物体自花受粉或单性花的同株受粉过程。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 测交:就是让杂种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 ,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 3.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 4.纯合子、杂合子 5.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在遗传学上 ,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 基因型:在遗传学上,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二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重点掌握)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DD×dd ↓ ↓ F1: 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 ↓自交 F2: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黄圆×绿皱 P:YYRR×yyrr ↓ ↓ F1: 黄圆 F1: YyRr ↓自交 ↓自交 F2: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F2:Y--R-- yyR-- Y--rr yyrr 9 :3 : 3 : 1 9 : 3 : 3 :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 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 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 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项目\ 规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的相对性状 一对 两对或两对以上 等位基因数量及在 染色体上的位置 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细胞学基础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遗传实质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联系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上的每对等位基因都要按分离定律发生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则发生自由组合) 。 F1的配子 2 4 F2的表现型 2 4 F2的基因型 3 9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这部分内容考纲要求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弄懂并记住) 一、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二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 、 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 、 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间期: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DNA加倍 ,染色体不加倍 DNA加倍,染色体不加倍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 、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 交叉互换(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染色体数目减半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 ↓前期:(n) 中期:(n) 中期:(n) 后期:着丝点断裂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后期:着丝点断裂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两组染色体,染色体体数目加倍(2n) 两组染色体,染色体体数目加倍(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n)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n) 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 4个精子(n) 不久 ,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相关概念: (1)联会、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P18) (2)区分: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3、 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先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不同点 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 ,经变形而成4个精子。 两次细胞质分裂都为不均等分裂,结果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没有变形过程。 ★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1 、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 ,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 2 、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 ,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恒定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有重要意义。 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DNA 、染色体的变化 DNA 4n 染色体 2n n 0 精(卵)原细胞 精(卵)原细胞 受精卵 时间 的有丝分裂 的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的有丝分裂 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1)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看一极)(2)若为偶数——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1)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分裂(2)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3)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4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第二节 、 基因在染色体上 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2、伴性遗传 3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4、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5 、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①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 XAXA XAXa(携带者) ★③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般地说,此病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从母亲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男性→女性→男性 二、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 2 、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XaXa 三、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四、性别类型: XY型:XX雌性 XY雄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 、动物、高等植物 XW型:ZZ雄性 ZW雌性————鸟类、蚕 、蛾蝶类 五 、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1)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2)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3)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4)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 、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 ,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 、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 、显性遗传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及现象 结论 细菌的转化 体内 转化 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 ,小鼠正常。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菌 ,小鼠死亡。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 4.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 ”,小鼠死亡 。 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体外 转化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养,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①DNA②蛋白质③糖类④无机物 。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①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合培养 ,没有发现有毒菌。 噬菌体侵 染细菌 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32P DNA是遗传物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1.核酸 核苷酸 (1)含氮碱基:A、T 、G、C、U (2)磷酸 (3)五碳糖:核糖 、脱氧核糖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①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 ,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 = T/U G = C ★3.特点 ①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 、 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4.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 2.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3.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第三节 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 。(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DNA分子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3.特点:半保留复制 4.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③ 能量:由ATP提供; ④ 酶:酶是指一个酶系统 ,不仅仅是指一种解旋酶。 5.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第四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a 、能自我复制 b、结构相对稳定 c、储存遗传信息 d 、能够控制性状。 3、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 练习:1 、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有 1 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 许多 个基因 ,每个基因又由 许多 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2、 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 代表了遗传信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不同的 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同一生物DNA分子特定的 碱基排列顺序 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转录 定义:在细胞核中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 场所:细胞核 模板:DNA的一条链 信息的传递方向:DNA mRNA 原料:含A、U 、C、G的4种核糖核苷酸 产物:信使RNA 翻译 定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 场所:细胞质(核糖体) 条件:ATP、酶 、原料 、模板(mRNA) 信息传递方向:mRNA 蛋白质。 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 翻译位点: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一种tRNA携带相应的氨基酸进入相应的位点)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 ,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 ,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 2、基因 、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 (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镰刀型贫血症的原因 DNA的碱基对发生变化—mRNA分子中的碱基发生变化—氨基酸改变—蛋白质改变——性状改变 2、基因突变的概念(P81) 3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物理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因素 。 特点:a 、普遍性 b、随机性 c、低频性 d 、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4、基因突变的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5 、基因重组的概念(P83) 6 、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交叉互换 7 、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练习:新基因的产生的途径是 基因突变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基因突变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变异的主要原因是 基因重组 。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了解) 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缺失 (猫叫综合症)、 增加、 移接 、颠倒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个别染色体增减;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与减少 2、染色体组 (1)概念:(P86)例如:雌果蝇的一个卵细胞(Ⅰ 、Ⅱ、Ⅲ、Ⅳ)。 (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1 、 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 隐性遗传病: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侏儒症 单基因 显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遗传病 性染色体 X 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 Y 毛耳病(只有男性患者) 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 人类遗 原因 :数目异常、结构异常 传病 染色体遗传病: 类型 常染色体:21三体综合症 、猫叫综合症 性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 2、 危害 遗传咨询 婚前检测与预防 监测与预防 产前诊断 :羊水、B超 、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3、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中 、美、德、英 、法 、日参加了这项工作 。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比较四中育种(考纲要求:了解)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P F1 F2 在F2中选育 用射线、激光 、 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 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 ,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 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方法简单, 可预见强 , 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 ,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 ,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 ,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籽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2、基因工程及应用(P102-105)(理解) 3、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考纲要求:了解)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应用(考纲要求:理解)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考纲要求:理解) 一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概念:种群、种群基因库 、基因频率(P115)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②突变和重组不能决定进化方向 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 基本概念:隔离 、物种 、 生殖隔离、地理隔离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种群 小种群(产生许多变异) 新物种 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35亿年 。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单细胞→多细胞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 、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不要复制的,谢谢。

1、植物基因工程:把不同植物(控制优良性)的基因转移到我们所需要的植物种实现该种性状改良 。

2、生活史进化趋势: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到孢子体世代占优势,营养繁殖到无性繁殖到核相交替到世代交替(孢子减数分裂) ,同型世代交替到异型世代交替到孢子体世代交替到发达的异型世代交替,配子体独立生活到寄生在孢子体上。

3 、高等植物又称维管植物或有胚植物。

4、植物生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化基础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5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6、原核生物:以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

7、真核生物:以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

8 、质膜(细胞膜):在所有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面都包围着一层极薄的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称为质膜 。

9 、细胞器:细胞质基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结构叫细胞器。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包括:质体、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圆球体、微体、核糖体和液泡等。

10 、细胞质:细胞中除去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 、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 、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 、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 、家畜 、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 、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 、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 、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 、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 、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 、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 、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 、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 、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 、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 、无机物 、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 、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 、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 、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 、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 、草履虫 、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 、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 、收缩泡、胞肛、口沟 、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 、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 、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 、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 、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 、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 、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 、胚(胚芽、胚轴、胚根) 、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 、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 、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 、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 、花托 、花萼、雄蕊(花药、花丝) 、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 天竺葵的实验

1 、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二氧化碳+水 ———— 有机物+氧气+能量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关于“求高中生物知识点全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靠谱资讯 网站地图